植物增加光照用什么灯
一般喜光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当中,是需要充足的光照时间才可以完成正常发育的,否则,植株会出现逐渐衰弱黄化,表现出一种营养不良的症状来,无法实现正常生长,更无法完成结果或结籽。那么植物增加光照用什么灯?
植物增加光照常见的补光灯主要有白炽灯、 荧光灯、高压钠灯以及新型的激光植物生长灯。
1、 白炽灯
该灯依靠高温钨丝发射连续光谱,其辐射光谱大部分是红外线,红外辐射的能量可达总能量的80%-90%,红橙光约占10%-20%,蓝紫光所占比例很少,几乎不含紫外线。因此,白炽灯的有效生理辐射含量低,其大部分电能转化为大量的热能,补光能效低。同时,白炽灯作为蔬菜工厂的补光光源,长时间使用后因其大量发热,还需另配降温设备,造成了能源的双重浪费。而白炽灯由于本身发热的原因,蔬菜叶片也需离光源有一定的安全距离,以防灼伤,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空间,降低了单位面积的蔬菜产量。
2、荧光灯
该灯灯管内壁覆盖了一层荧光物质,由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而发光,可根据作物不同的需求,使用不同的荧光物质而产生蓝光、绿光、红光、白光以及日光等,其中红橙光占44%-45%、绿黄光占39%、蓝紫光占16%,能被植物吸收的光能约占辐射光能的75%-80%。同时,荧光灯的光谱中无红外线,是良好的冷光源。由于此类补光光源仍含有近40%的植物几乎无法利用的黄绿光,能源浪费的现象依旧存在,且由于荧光物质的分布不均,会导致荧光灯光强、光质不均,也对作物的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。
3、高压钠灯
在高压钠灯的光谱能量分布中,红橙光占39%-40%、绿黄光占51%-52%、蓝紫光占9%。但传统高压钠灯的主要发射光谱集中在560-640nm范围内,与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有效辐射光谱不能很好地吻合。同时,高压钠灯虽含有较多的红橙光,但缺少对植物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蓝紫光,改良后的高压钠灯虽能发射蓝光,但会对植物产生的负面影响,如叶绿素含量降低、气孔变小、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降低等。
4、激光植物生长灯
新一代大棚补光灯,用激光合成光谱技术代替阳光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,延长作物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照,是一种冷光源灯,功耗只有5瓦和50瓦的,一亩地仅需一台灯,一个月最多的十多度电,安装简单。